沃克森夏安納曾說:「五十歲時,你開始厭倦世界;六十歲時,卻是世界厭倦了你。」
人活一世,誰也難逃歲月的洗禮,無論過往如何,總有步入到暮年的一天。
在這條崎嶇坎坷的道路之上,歷經世間的滄桑,看透了人情的冷暖,總想活得更加通透。
忙忙碌碌大半生,終于有時間享受寧靜與自由,更應該懂得保養自我,遠離消耗。
正所謂:「若得夕陽無限好,何須惆悵近黃昏。」
60歲以后,出門一定要做到「三不帶」,好福氣自然如影隨形。
01
不帶壞情緒,多給別人微笑
這世間總有諸多不順,也沒有那麼多人會對自己溫柔以待,這是人生的常態。
人與人之間,之所以有那麼多的錯落參差,多是因為情緒與心境的差別。
有些人,只要遇到一點雞毛蒜皮之事,情緒就變得萎靡不振,開始垂頭喪氣、一蹶不振。
還有人,就算面臨諸多始料未及之禍,心境也始終波瀾不驚,總能泰然自若、從容不迫。
錢鍾書與楊絳夫婦二人,堪稱文學界最令人羨慕的神仙眷侶,兩人相守63年,始終相濡以沫。
在楊絳寫的回憶錄《我們仨》中,曾經記錄了她與錢鍾書生活的一個片段:
她生孩子住院期間,錢鍾書獨自在家總是毛手毛腳,不是將墨水灑在了桌布上,就是把門軸弄壞了。
但楊絳從未因此責怪對方,反而安慰道:「不要緊,我會修。」
因為她的寬容與不責備,兩人的關系始終十分融洽,在一起時也總是充滿了幸福的笑容。
正如三毛所說:「我笑,便面如春花,定能感動人的,任他是誰。」
當你對生活報以怨怒,它便返你痛苦;而當你對生活報以微笑,它便還你歡樂。
一個良好的心態,便是開啟美好生活的鑰匙,只要擁有了它,幸福便唾手可得。
生氣時,控制情緒,簡單事不爭吵,復雜事不煩惱,才是最佳的處世哲學。
余生很貴,凡事保持平和心態,福氣也會不請自來。
02
不帶「長舌頭」,學會沉默
但丁曾說:「正如最好的駿馬適用于最好的騎士,最好的語言同樣適合于最好的思想。」
語言,作為我們最重要的社交工具,常常能表露出一個人最真實的想法與品性。
聰慧之人懂得說話的藝術,明白「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」的道理,必要時會保持沉默。
愚鈍之人不知措辭的重要,只會「無中生有,信口開河」的胡說,從來都是口不擇言。
三國時期,孔融曾向曹操舉薦禰衡,因其才氣過人,上知天文下曉地理,曹操也頗為重視。
但禰衡這個人,非常恃才傲物,為人更是狂妄自大,經常在曹操面前口出狂言。
他不僅辱罵曹操賬下的群臣不堪重用,更在喝醉酒后,脫光了衣服痛罵曹操本人。
曹操因而對其十分厭惡,將他轉送給荊州劉表,可他還是我行我素,對劉表極盡羞辱。
劉表忍無可忍,將他又送到性格暴躁的黃祖那里,禰衡依舊死性不改,終于招致殺身之禍。
《格言聯壁》中有云:「靜坐常思己過,閑談莫論人非。」
為人處世,不以惡語傷人,不議論別人私事,不捏造他人謠言,是一種頂級的修養。
沒有人希望自己成為別人口中的談資,也沒有誰愿意被外界惡語中傷。
若想成為一個德高望重之人,請守住自己的心,管住自己的嘴,展示出自己的優雅與風度。
03
不帶過重的欲望,知足常樂
行至晚年之時,多數人都多少會有不甘或不服的情緒,一不甘老,二不服輸。
感慨歲月的無情,哀嘆青春的遠去,總希望回到過去,總盼望過得更好,總奢望得到更多。
就像蕭伯納所說:
「生活中有兩個悲劇,一個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滿足,另一個則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滿足。」
欲望,如同伴生自己的影子,無論自己走到何處,年歲幾何,只要心有所想便寸步不離。
適度的欲望,是人不斷前行和努力的催化劑,但過度的欲望,便會激發人貪婪的本性。
北宋末年,宋徽宗執政期間,身為宰相的蔡京,堪稱當世的第一大貪官。
他假借皇帝名義執掌大權,假公濟私任人唯親,利用職權大肆斂財,光他名下的土地就有50萬畝之多。
到了晚年,他更是變本加厲,雖然早已富可敵國,他仍然不惜用做假賬的卑劣行為,領取雙份的宰相俸祿。
蔡京的貪婪,終究引來天怒民怨,宋欽宗繼位后,蔡京立刻被下令流放,并死于流放途中。
正如《道德經》中所言:「禍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,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」
世上最大的禍害便是不知足,而最大的過失則是過剩的欲望,只有知足者才能常樂,
年事越高,越要活得清心寡欲,放下內心過重的執著,自然會活得瀟灑自如。
瑪利亞·羅賓森說:
「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重新開始,但每個人都可以從現在開始創造全新的未來。」
人到晚年,走入安靜而穩定的歲月,要過好屬于自己的人生。
生活的質量,要靠自己去一點一點提高,人生的走向,也取決于自己的選擇。
在老去的路上,幸福沒有捷徑,路漫漫其修遠兮,需要你用心經營好自己的生活。
往后的日子,不辜負歲月,不辜負自己,生活的美好與福氣,最終會與你相擁。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